/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消费金融进入新常态

消费金融进入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9-09-17 分类:趋势研究

2009年8月,原银监会公布并实施《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拉开了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大幕。

过去十年,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的数量,已经从最初的4家,增加到今天的近30家;全行业的资产规模和经营收入,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不过,2019年以来,头部的消费金融公司,都放慢了扩张步伐。

放眼整个消费金融市场,今年起,银行信用卡从发卡量、贷款余额到交易额,增长速度均较前两年大幅下滑。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对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而言,从现在看明年,风险会不断上升,融资成本会上升,贷后管理成本也会上升,并且定价受到天花板的约束,因此盈利空间会被压缩,这就需要消费金融公司不断提升核心能力,来覆盖不断上升的成本,甚至降低更多的成本。

回望过去大半年的消金行业,从定价、资金到贷后,行业可谓全面承压。

强监管环境之下,监管部门对利率红线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因此消费金融公司需要降低息费以满足合规要求。同时,息费天花板限制了客群下沉的空间,推动行业走向存量竞争。

在资金面,个别中小银行的风险事件改变了银行间的授信格局,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授信变得脆弱。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整个信用链底端,其资金可得性会受影响,从而影响到交易规模,并且资金成本也被推高了。

在贷后环节,“扫黑除恶”引发了催收领域的强监管,在整治行业乱象的同时,也促使很多贷后管理机构退出市场,间接推高了贷后成本。那些将催收外包的消金机构,不良压力较大。

对于今年接下来几个月及明年,维持审慎看法。

第一,消费金融公司的客群,容易受到经济下行的冲击,而经济下行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无论是存量用户的动态风险管理,还是新增用户风险管理,都面临很大挑战。

第二,信用市场的信心修复需要非常多的时间。在互金领域,如果继续发生暴雷,都会冲击信用市场。

第三,催收领域的强监管还会继续,客观上会持续给贷后管理带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