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金融科技打造金融业服务新生态
发布时间:2019-10-14 分类:行业资讯
“创新普惠金融技术和产品,‘能做、会做’普惠金融的局面有所改善。”这是日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普惠金融整体发展的客观评价。
这份银保监会和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63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2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1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服务好民营小微企业,仍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方向。如何引导金融机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效,针对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特点和需求,打造专属产品服务和构建新的服务生态是金融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过去数十年,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大中型企业的支持也不断完善,然而在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却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问题的根源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民营、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没有完备的财务数据信息是绝大多数民营、小微企业的通病。一方面,银行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放贷调查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要远大于放贷给大中型企业;另一方面,银行所能获得收益却低于放贷给大中型企业。投入多、回报少导致银行在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意愿不强。
不过,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手段在金融行业逐渐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运用,银行可以高效、全面地抓取民营、小微企业经营数据,并通过自己的风控系统给出对企业的评估结果和授信额度。科技为破解银行和民营、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