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消费金融进入核心比拼新时代

消费金融进入核心比拼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9-10-15 分类:趋势研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033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5%。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消费依然是引领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近期,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披露半年报。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披露半年报的19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上半年净利润过亿的共6家,分别为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分别为8.26亿元、7.098亿元、4.42亿元、3.016亿元、1.388亿元、1.281亿元,而华融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和北银消费金融共4家出现亏损。数据上来看,头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增长放缓。

面对市场空间可观,增速放缓这一现状,消费金融参与者该如何“攻垒”?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24家公司获得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开业。2011-2013年没有新批消费金融公司,其余年份以个位数的速度增长,可以看出银保监会审批较为严格,且这些消费金融公司中有20家是由银行直接控股或参股。

近期,“阿里系”“信托系”“烟草系”“百度系”纷纷落子,通过增资入股等方式拿下消费金融牌照。消费金融对于互联网流量变现,相比小贷牌照,消费金融牌照的杠杆更高,而且可以在银行间市场进行资金拆借,资金成本更低,受到资本和互联网巨头热捧。

据业内人士透露,消费行业产品和目标客群“同质化”无疑是利润收窄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着消费金融的互联网流量红利的逐渐收窄,同一目标客群的争夺不断加剧,导致企业获客成本愈发高昂。相较于“大规模新增”,“研发能留住流量和提高用户粘性的产品与服务,变得更加重要。”一些头部的消费金融公司,经过2015年-2018年消费金融爆发式增长,用户规模早已超千万级别,相较于在流量红海中激烈博弈,激活并挖掘存量用户无疑是业务新增长点,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为了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火爆的资产证券化(ABS)受到不少消费金融的公司青睐。但监管部门对消费金融ABS态度较为谨慎,市场上基础资产类基本不予放行。目前,共有八家消金公司获批ABS发行资格: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海尔消金、湖北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及马上消费金融。

由于业务规模受限于资本金规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又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存款,所以增资就成为必然选择。

未来对消费金融公司来说,躺赢的日子已经不再存在,在同行产品同质化及成本攀升的关键时期,消费金融企业也将进入比拼核心竞争力的时代,想要冲破壁垒,就不得不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上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