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金融/ 影子银行监管推进 交叉空白地带待扫除

影子银行监管推进 交叉空白地带待扫除

发布时间:2014-03-14 分类:行业资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国际上对“影子银行”的风险关注度空前提高。而在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却呈现爆发式增长,其风险也引起中国监管层的关注。

“对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我们也正在加强监管,已经排出时间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3日在答记者问时称。他还表示,要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业内人士和专家称,国务院办公厅已于2013年末下发《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107号文),该文第一次在官方层面明确了影子银行的概念、监管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按照谁批设机构谁负责风险处置的原则,逐一落实各类影子银行主体的监督管理责任。”业内人士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一部"基本法",为下一步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指明了方向。”


监管推进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规模增长,被认为与地方债务的快速增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对于政府债务下一步要“开正门、堵偏门”。其中,“堵偏门”被解读为剑指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监管政策,始于2010年8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72号文)。2013年3月,银监会又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号文)规范银行理财“非标”投向。此时,影子银行的监管已经开始向银行理财以外的领域延伸。到2013年末,影子银行监管笼罩着“山雨欲来”的氛围,其重要标志就是107号文的下发。

107号文对中国的影子银行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并且要求按谁批设机构谁负责风险处置的原则,逐一落实各类影子银行主体的监督管理责任,这意味着“谁的孩子谁抱走”。

对于没有监管部门的影子银行业务,如第三方理财和非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网络金融活动等,由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办法。近期,央行也正在牵头制定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政策,其中P2P行业也归口银监会监管。

此前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2014年的工作重点包括防范理财、信托、小微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四种业务风险,也被解读为是对107号文中提及的相关影子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进一步落实。

工行原行长杨凯生称,现在对影子银行业务中的代客投资、代理销售,包括业务准入、代理项目的审查,对银行或办理这些影子银行业务的机构提出严格的要求,对影子银行也要有严格的流动性管理。

“从国务院到相关监管部门不同层级出台相应的监管规定,有利于防范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表示,近年来,影子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补充,在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同时,也因部分机构、业务、产品缺乏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管而存在潜在的风险。


“跨界交叉”需协调

作为一个舶来的金融名词,影子银行在中国的产生背景和表现形式也与国际有所差别,这也是市场对影子银行界定一直存有争议之处。

例如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是否算作影子银行,甚至包括107号文中划定的部分影子银行范围至今也受到争议。

尽管与国际上衍生品挂钩的影子银行模式相比,中国的影子银行一般与融资相关,更为简单。但是,也涉及“跨界交叉”多个领域,例如目前仍处于监管空白的互联网金融,就涉及到互联网领域和金融机构的监管。

“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就五个字——"监管不落空"。”鲁政委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影子银行的范围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并不存在“没人管的孩子”。

在鲁政委看来,有些影子银行划定的范围貌似有人监管,但是横跨多个领域,交界的地方容易产生监管空白,这就需要明确“究竟由谁管”的问题。明确监管部门,也意味着肩负风险承担责任。

温彬认为,这个时候就需要各个部门监管的协调,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稳定监管作用在加强的,正是监管的协调。2013年8月,央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也已经正式启动。

另外一个大的争议就在,中国的影子银行究竟有多大的风险。

“影子银行是"办好事"的"坏小孩"。”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影子银行“办好事”这一点,在107号文中亦有所提及,“影子银行的产生是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作为传统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坏孩子”则体现在,总体来讲,影子银行存在不透明,甚至在现有的监管体制下,绕道监管,存在风险隐患。

“我们要高度重视影子银行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因为它和我们传统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确实有区别,有时候我们对它的不规律认识得还不足。”杨凯生认为,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把中国金融业所谓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看得那么悬乎,其规模占GDP的10%,而美国则是150%。他认为,和国际上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影子银行的量、范围并不大。更重要的是,中国影子银行杠杆比例是比较低的,信用创造能力是比较弱的。


刚兑助推影子银行膨胀

谈论中国的影子银行,“刚性兑付”是难以避开的话题。此前,“超日债”的违约带给市场的欣愉多过恐慌,而影子银行范围涉及的违约还迟迟未来。

“影子银行真正的问题是风险偏好的错配。刚性兑付的存在,是影子银行规模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鲁政委表示,刚性兑付的存在促使投资者不计风险追求高收益,从而使得风险承受能力低的资金也参与推高高风险的影子银行规模。

温彬也称,目前,对于金融的机构、业务和产品风险仍然存在政府隐性担保,一些出现问题的信托产品、信用债产品等最终还是以“刚性兑付”化解,长此下去,将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信用环境的建设,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被扭曲。

现在是不是一个打破刚性兑付的好时机?招商证券报告称:“考虑到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的风险溢出效应,我们认为政府会控制定点爆破的范围和影响,合理警醒投资者充分认识投资的风险。”

温彬建议,当务之急是加快建立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放心保)和破产退出制度,在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容忍金融产品违约事件的发生,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监管,增加信息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