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汇丰理财产品被爆三年零收益 隐瞒净值涉嫌违规

汇丰理财产品被爆三年零收益 隐瞒净值涉嫌违规

发布时间:2014-03-14 分类:行业资讯

近日,一名来自沈阳的投资者杨芸(化名)女士向和讯网反映,2010年购买的汇丰银行两款结构性理财产品,三年时间到期后收益几乎为零。不仅如此,杨女士称该银行产品销售经理涉嫌夸大产品收益,在存续期间隐瞒所买产品实际已经亏损的信息,由此直接导致其未能及时赎回,导致损失扩大。

在杨女士和汇丰银行沈阳分行交涉的过程中,该行相关负责人承认服务有欠缺,但是对于隐瞒产品净值信息等涉嫌违规的行为未予解释。


30万投资几乎零收益 净值被隐瞒

杨女士对和讯网表示,当时子女出国读书,了解到汇丰银行存5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免费转账。为此,杨女士在汇丰银行沈阳分行办了一张汇丰卓越理财卡,存款50万人民币。此后,汇丰一名姓崔理财经理向杨女士推荐两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称挂钩海外指数,收益很不错,肯定能赚钱,最起码跑赢定期。

杨女士对理财并不在行,经不住崔经理反复游说之后,于2010年年底花费30万元购买了两个理财产品:其中20万买了IN9A32——2年期汇聚中华一篮子指数挂钩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10万元买了EQ8A202——3年期汇聚中华一篮子交易所基金挂钩结构性投资产品。

但是,令杨女士十分失望的是,两年期的理财产品2013年到期时居然是零收益。而三年期产品到期收益为330元,相对于10万本金,年化收益率为0.1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本无法达到当初崔经理宣传的高收益。杨女士算了本账:如果将本金30万元存三年定期或者购买货币基金等产品,按照5%的年化收益率,收益可达4.5万元,由此白白损失上万元。

更让杨女士气愤的是,三年之中,她即便在汇丰官网上登陆个人账户也无法查询到两个产品运作明细,所有产品情况都是经由询问崔经理才能得知。“每次问崔经理产品收益怎么样,她都是说收益不错。”杨女士表示,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

和讯网在汇丰官网上查询结构性产品,发现只简单披露过往产品的名称、发行时间、是否到期、编号等最基本的信息,对于投资最关心的收益率、以及投资明细均没有披露,信息极不对称。有关资料显示,三年期人民币“汇聚中华”是一款保本浮动型产品,挂钩参与香港证券市场,发行终止为2010年12月18日,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自2011年3月31日起,投资者可享有每月一次按产品市值提前赎回的机会。也就是说,杨女士若能得知产品收益率不佳,可提前结束该产品,减少损失。

杨女士的疑问是,在整个过程中,汇丰银行相关人员始终未通过有效渠道及时向她披露产品净值和投资情况。

2011年9月末,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持续性披露,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所有针对个人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产品相关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均应在总行的官方网站上予以充分披露,私人银行客户与银行另有约定的除外。

就此,和讯网连线汇丰银行(中国)上海总部,截止发稿,尚未收到回复。汇丰银行沈阳分行相关领导对杨女士解释,称合同只承诺到期保本,所以没有收益也正常,承认服务有所欠缺。但是对于销售经理涉嫌隐瞒产品净值真实情况,未能在杨女士询问时及时告知,则未回应。


汇丰产品多次被爆巨亏

随着外资行在国内加速布局,在国内股市低迷的情况下,结构性理财产品大打投资海外市场牌赚噱头。然而,投资者不能过分盲目迷信海外市场捞金神话。

2013年3月份,就曾爆发客户对汇丰银行的集体投诉和信访。两款发行于2007年的汇丰银行(中国)理财产品导致客户亏损约50%,客户投诉称,客户经理未尽到如实告知理财产品风险的职责。其中一名杨先生原购买理财产品的10万美金本金,只剩下5万多美金。杨先生购买的这两款汇丰银行(中国)理财产品,分别是汇丰代客境外理财计划—宝源环球欧元股票基金挂钩(IPFD0030)和汇丰代客境外理财计划—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挂钩(IPFD0033)。

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客户购买汇丰银行理财产品的严重亏损的事件并不少,客户亏损多则达千万,少则几十万,有的人甚至已债台高筑。据媒体报道,2007年杭州的严先生购买了汇丰银行的两只QDII产品,2011年最惨的时候1000万的本金只剩下300多万,到现在也只有500万左右;2007年10月,投资者金亮请汇丰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帮忙推荐股票,3个月后,其账户里的120万美金、60万港币化为泡影,还倒欠银行23万港元,因为他买的根本不是打折股票,而是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FA。

根据银率网统计,2013年共有172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为171款,外币产品为一款。其中,六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收益为零。从产品类别来看,未达标产品中,89%为结构性理财产品,11%为信托类理财产品。具体到投资标的而言,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挂钩汇率和大宗商品的理财产品未达标产品数量较多;信托类未达标理财产品为信贷资产类信托产品.

原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2012年10月12日曾撰文讨论“影子银行”问题,指出银行业的财富管理(以理财产品为主)蕴含较大风险,尤其是“资金池”运作的产品,银行采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产品的兑付,本质上是“骗局”。

“幸亏是选择了保本的,否则不定亏成什么样。”2014年1月三年期产品到期后,杨女士一气之下注销了汇丰的账户。




来源:金牛理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