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贷系统/ 迪蒙独家视角:拨开P2P网贷发展的迷雾

迪蒙独家视角:拨开P2P网贷发展的迷雾

发布时间:2014-03-05 分类:行业资讯

编者按: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微信与支付宝的移动支付战役、电商小贷的兴起、P2P的野蛮生长、众筹的萌芽……让专家们直呼互联网金融时代即将到来。2014年,预计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理财通们在狂欢后会回归平淡,支付宝和微信移动支付战争将持续,并将延伸到移动金融领域;电商小贷拘泥于牌照问题,只能保持不温不火的现状;众筹模式在中国法律的桎梏下,只能带着脚镣蹒跚摸索。反观P2P行业,虽然业界一直呼吁监管尽快出台,但目前看来,除了央行一再重申资金池、庞氏骗局等红线不能碰,具体监管细节争议颇大,恐难在近期内看到。因此2014年,P2P网贷将继续迎来疯狂的一年,将有更多的资本流入这个领域,但跟2013如蔓草野蛮滋长不同,行业更多将迎来洗牌、重塑、细分、更新迭代的一年。二八法则有可能会出现,80%的平台有可能被淘汰,剩下的20%有望成为行业第一阶梯,并将在3到5年内成为行业巨头。

一、P2P网贷发展现状

(一)何为P2P网贷

P2P网贷的英文为peer to peer lending,其本义是个人对个人的借贷,即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借贷,有投资理财需求的个人通过该类平台,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平台作为中介方负责撮合借贷信息并收取一定中介费。它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商业模式。

P2P借贷模式传承于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贷款模式。目前,P2P网贷模式在全球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英国的ZOPA、美国的Lending Club、Prosper 都是著名的P2P借贷平台。

(二)P2P网贷繁荣的背后:天使与魔鬼共存

现代的P2P网贷模式其实最早起源于英国,2005年,全球第一家P2P平台Zopa正式在伦敦上线。06年该模式被引入中国,07年中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上线运营,但总体上那会还鲜有人涉足这个领域,直到2010年P2P模式才引起关注,并在2011年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13年更是到了野蛮生长的阶段。2013年平均每天就有2到3家平台上线,尤其下半年,其发展速度更是令人乍舌,相比2012年底不足100家的历史,据统计,2013年底,整个P2P网贷行业已有超过800家网贷平台,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网贷行业成交规模超过1000亿元,比2012年增长5倍,更是2011年的20倍,出借人数超过20多万人次。

作为国内互联网前沿阵地,深圳一直是全国P2P网贷平台数量和注册资金最多、成交额最大的城市,远领先于上海、北京、广州。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总部位于上海)、小企业E家平台(招商银行的P2P平台)、红岭创投、合拍在线、微贷网等各种P2P模式相继出现。据来自深圳电商协会旗下的中国P2P网贷指数课题组的指数显示,被纳入中国P2P网贷指数的深圳P2P平台共52家,占全国总数的18.57%;52家平台注册资本合计8亿元,占全国网贷平台总注册资本的20.85%。截至2013年11月,深圳P2P网贷平台总成交额为22.78亿元,占全国P2P网贷总成交额的23.71%。2014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升温,相信这些数字都会被进一步被打破。

P2P网贷之所以能在这两年迎来井喷,一方面说明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众小额投资渠道的缺失。对于P2P平台的借款人来说,他们往往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而且贷款数额小、次数频繁、个性化强,银行一般不愿意花成本和精力去接纳这部分业务;对于投资人来说,在股市不振,基金、银行存款收益又太低的情况下,P2P平台丰富了他们的投资理财渠道,哪怕要承担较高风险,高收益还是让他们趋之若鹜,蜂拥而上。

P2P网贷在蓬勃发展,但“三无”(无门槛、无监管、无行业规则)特性让这个行业的风险迅速积聚。由于平台资质、运营管理、技术安全等原因爆发的风险案例频频发生,据有效统计,2013年共有超过70家的P2P网贷平台或关门或跑路,“网赢天下”去年3月份成立,仅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就迅速积累7.9亿元成交金额,但9月份,公司的发展就戛然而止,关门倒闭。马年伊始,又有杭州国临创投、深圳中贷信创、上海锋逸信投等近10家P2P平台集体崩盘。这里面,除了一部分是出于头脑简单、运营不善,平台受挤兑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更有很大一部分是别有目的,披着P2P的外衣干些非法集资或庞氏骗局的勾当,简单的建个网站买个系统,发一些收益率虚高的“秒标”之类迅速吸引资金,达到目的后就卷起裤腿跑路,令投资人血本无归。这些伪P2P平台,就像一锅粥里面的老鼠屎,败坏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名声,搅浑了行业的池水,极大的影响了行业发展,这也是行业一直呼吁监管的原因。

因此,目前P2P的快速发展具备双面性,既有天使的美好也有魔鬼的丑恶,不仅需要群众自我甄别,更需要监管的介入和行业的自律。总体上,只要不偏离轨道,P2P网贷还是能有效弥补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借贷市场空白,促进中国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

(三)中国式P2P平台的众生相

虽说P2P网贷模式起源于国外,但却在国内发展得如火如荼,目前国内主要的P2P模式主要有纯线上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三种,下面笔者将通过具体案例分别进行简单介绍。

1、拍拍贷与红岭创投,踩在纯线上模式的两端

纯线上模式按有无担保又可以分为两种,典型案例分别为拍拍贷和红岭创投。

拍拍贷的模式类似于或者说借鉴于美国P2P 网贷平台Prosper,可以说是国内欧美色彩最浓的一家P2P公司,体现了最纯粹的P2P借贷内涵,平台只扮演中介服务角色,不提供担保,只负责借贷信息的撮合,风险由出资方自己承担。投资人和借款人全部来自于网络,借款人通过平台发布借款需求,投资人则在平台上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投资。平台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的盈利方式。鉴于国内的信用环境不健全,为控制风险,拍拍贷通过各种手段对借款人进行征信,包括和全国十几家权威的数据中心展开合作,考察借款人在网络上的社交圈等等,利用这些对借款人的信用成本进行审核并对其违约成本和违约概率进行测算,给出安全的信用额度,提供给投资人作为评估风险的凭证。

同样是坚持线上开展业务,但深圳红岭创投首创了本息垫付模式,为平台的VIP投资人提供借款逾期本息垫付,以安抚投资人的心。平台通过收取手续费和VIP会员费为主要收入,并建立起类似风险准备金的模式以确保后期对投资人的本息保障。目前,这种本金或本息保障模式也是国内P2P平台的主流模式,人人贷、有利网、宜信等都加入了这种模式,目的是给投资人信心,吸引和留住他们。但这种模式其实已经逐渐脱离了P2P网贷的本质,从中介方变成了投资方,不像一个互联网平台而更像一个金融机构,一旦风险和坏账率控制不好,平台倒闭风险极高。

2、人人贷和有利网,中国特色的双线结合模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P2P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模式。该模式的客户群一方面来源于线上,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平台设立的线下实体店或合作的第三方小贷公司去寻找、开发优质借款人,以便后面进行更好的线下风控和贷后管理。其典型代表是人人贷和有利网。为了更有效的规避信用风险,人人贷对客户的资质评估方式既包括线上资料调取,也会采取当面的资料核实以及实地考察和调研。有利网则利用FICO评分体系对线下小贷公司推荐的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进行二次审核。(注:FICO评分系统是世界大部分征信局衡量消费信贷风险的标准尺度,目前,在国内FICO评分服务于包括人民银行在内的14家银行)。这样,通过双重的审核机制,能够更全面地保障投资者资金的安全性,降低平台的坏账率。

3、宜信,披着P2P外衣的债权转让模式

宜信是最受争议的一种P2P模式,业内甚至都不承认它是一种P2P模式。如果说人人贷这种只是部分偏离了P2P发展的轨道,那宜信可以说已经完全脱轨了,因为其业务开展基本都在线下,而且采取的是债权转让模式。

宜信债权转让模式的具体操作是宜信的高管先把钱借给贷款者,然后再把获得的债权进行金额和时间上的拆分组合,打包成类固定收益的产品,最后通过销售队伍将其销售给投资理财客户。据了解,宜信拥有庞大的线下销售人员,在全国各地几十个城市都有分支机构,主要从事线下审核及业务推销。和有利网一样,宜信也同样采用FICO信用评分系统制定信用评估和核查制度,通过信贷员队伍去审核借款人,以保证信息可靠和贷款质量。与传统的P2P自行配对不同,资金供需双方的配对由宜信进行,客户并不能选择贷款的投向。宜信的这种模式很容易越过非法集资的法律红线,在监管收紧的情况下,有可能面临被取缔的风险。

二、P2P网贷的“中国变形记”:征信体系的缺失

事实上,和国外的Zopa、Prosper和Lending Club相比,上述国内几大P2P模式,除了拍拍贷由始至终都在坚持纯线上的业务,其他各大主流平台基本都已经脱离了P2P网贷的本质,即独立的、提供撮合服务的纯线上第三方中介平台模式。转而走向平台成为投资人,介入交易,提供担保,甚至通过线下开展业务,引入第三方寻找借贷人的模式,越来越像一个金融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可以说,P2P模式自从落户中国后,就开始踏上变形的道路,由用户的两头本来都应该是互联网化的变成了一头线上一头线下,平台遭遇扭曲。而这种扭曲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国内征信体系的缺失,信用违约成本极低。

在国外,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信用评级公司FICO给出的评分,这个分数对个人办理信用卡、房贷、车贷等涉及社会信用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因此,国外的信用违约成本极高,Zopa、Prosper和Lending Club等能在国外快速且健康发展,其国家征信体系的完善功不可没。

我国的征信业起步晚,大约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虽然发展了10多年,但受限于市场需求并且关注度太低,几无太大进步,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今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需要时时查询并接入相关的查询机构,倒有望倒逼征信业快马加鞭的发展。

目前,国内能够进行个人征信查询的只有央行,但其覆盖的人群,只针对拥有贷款类服务,即拥有信用卡、以及向金融机构有信贷记录的个人。而且,央行的征信系统并不完全对外开放,企业要获取其数据难度极大。其他拥有庞大个人数据(未必是信用数据,但有助于进行信用分析)的企业如阿里、京东、腾讯等,只能自给自足,也不会开发给其他人,并且信息碎片化比较严重,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体系。

因此,完全借鉴国外P2P 网贷模式的几乎很难生存,拍拍贷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团队一度只剩下5个创始人,濒临倒闭。于是大部分平台不得不摒弃单纯的线上信用审批机制,而采取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征信,去分辨材料真假、判断经营情况等等。更甚之,一些P2P平台采用风险资金池的方式逐渐介入平台交易之中,于是,具备中国特色的本金(甚至本息)担保机制也应运而生。这些加入自身信用的P2P平台,盈利模式由原先收取中介费变成有风险的担保收入,实际上成为了担保公司,公司的盈亏取决于坏账率和担保收入。另外,大部分主流P2P平台的主要业务都是在线下,通过合作的小贷公司去寻找借款人,和平台发生直接关系的反而成为了小贷公司而不是借款人,P2P公司没有成为中介渠道而是沦为一个融资平台。P2P网贷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逐步被扭曲,越来越像一个传统金融机构而不是一个互联网平台。

因此,未来随着监管的介入和征信业的发展,P2P行业将会迎来一场更新迭代,大部分“伪P2P平台”将会遭遇发展阻力并被市场抛弃。

三、谁在乎P2P网贷的发展?淡定的互联网巨头与亢奋的小贷金融体系

虽说P2P网贷存在高风险、且争议颇多,但这种模式已经得到首肯,前景看起来十分乐观。资本也开始抛来橄榄枝,国外有谷歌1.25亿美元投资Lending Club,国内P2P平台也不断传来融资消息,有利网、爱投资、点融网等都在去年下半年完成了融资,人人贷更是在2014年年初宣布获得1.3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近日,又传出积木盒子获得千万美元的融资,另外,拍拍贷据传也获得了数额不小的融资金额。资本的青睐对P2P行业来说无异于火上加油,同时也说明了大家对行业前景的看好。

但有一个现象是值得玩味的,在互联网金融其他领域打得火热的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甚至京东、苏宁等,无一例外集体缺席这看似喧嚣的盛宴。反而是那些民间小贷公司、信托企业、银行等金融系对这个领域表现了极大的热情。

除了政策不明朗等原因之外,笔者认为这种反差主要是P2P这种模式目前偏金融属性而不是互联网属性,而且游离于他们的体系之外,并不利于其业务整合,而且就算后期P2P模式成熟了,他们也可以通过收购或者入股等方式进行投资,谷歌入股Lending Club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他们并不急于介入这个行业。相反,异化后的中国P2P模式对民间贷款公司、信托企业、银行系统等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哪怕风险集聚,但利大于弊,所以他们更急于拥抱这个行业。

民间小贷公司、信托企业一直处于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P2P的兴起则给了他们一次解脱束缚的机会,因此许多企业纷纷借壳上线,摇身一变成为P2P平台,名正言顺的跳出监管开展业务。

银行们也开始打着自己的算盘,尝试开展P2P业务,中国平安在上海开了个陆金所,其资金托管方为平安银行,招行银行去年9月份悄然上线了与P2P平台设计非常类似“e+稳健融资项目”,虽然一度被叫停,但今年2月份,稍加变动后,“小企业e家投融资业务”又再度上线。

鉴于中国的特殊情况,比如目前征信体系不完善、监管没有介入等,线下的市场中小微企业反而成为P2P平台、小贷公司、银行争夺的对象,原本的申贷“弱势群体”反而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由于P2P平台的介入,贷款市场有可能会出现逐级下沉的局面,比如,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传统四大银行的覆盖面会由大企业延伸到中型企业;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等,会由中型企业下沉到小型企业;邮储银行等则会开始服务于微型企业。因此,未来,传统金融机构与P2P平台(其实很多是民间小贷公司)在小贷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甚至惨烈。

笔者认为,哪怕监管不介入,传统金融机构在对付这些“金融P2P平台”时也毫无压力,因为无论是资金沉淀还是风控能力,两者都不是一个级别,但对于那些真正的“互联网P2P平台”,一旦其模式发展成熟,依靠互联网平台特性,将会轻易碾碎传统小贷金融体系。而且,后面并不能排除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会加入这一战局,那会才是传统金融机构恐慌的时候。

四、洗牌在即,P2P路在何方:向左是金融机构,向右是互联网平台

进入2014年,大家都在关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否会提速。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将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除了去年给P2P网贷划了几条法律“红线”,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今年1月16日又表示需谨慎提防互联网金融的三大风险,但他同时又表示互联网金融是创新的产物,不会一刀切,将采取包容的监管态度。据了解,由于争议较大,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具体细则未有实质性的突破,近期恐难以顺利出台。

但无论监管落地是否落地,笔者认为,通过一年的市场教育,P2P行业都将迎来一个新阶段。如果监管落地,P2P行业按一定方向进行加速升级重塑;如果监管不落地,P2P行业也将迎来一轮洗牌,这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身的更新迭代需要,只是速度相对平缓而已。

在经历“变形记”之后,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笔者认为P2P 网贷的发展方向只有两个:一个是纯线上,坚持互联网中介平台性质,不做线下不提供担保,只起信息撮合作用;另一条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平台沦为一种工具或者一个端口,业务通过线下开展。前者是往互联网方向发展,后者则是往金融方向发展。当线下越来越重,线上越来越轻的时候,P2P平台的属性更倾向于一家金融服务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反之,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P2P网贷平台。

作为一种创新的网络融资模式,P2P的本质应该是脱媒、去中介化、让渠道扁平化,但目前国内的主流P2P平台,无论是陆金所、红岭创投、人人贷等,已经跳出了互联网金融的范畴,也不具备互联网平台的特性,而更像是一种创新了的“影子银行”,不仅提供担保,也通过线下开展小贷业务,互联网成为一种钻政策空子的工具或者业务端口。

另外,这些P2P平台,无一例外都将自己的信用加入其中,通过收取投资人一定的费用,形成了“风险准备金”模式,例如设置了出资人的保本或者保息条款等,这种模式早已脱离了P2P的本质,把本来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收取手续费、中介费的无风险收入变成了担保性的风险收入,平台不再是一个独立、中立的第三方,而是直接介入了交易之中,成为金融服务方,其承受的风险也跟传统金融机构一样,取决于平台的风控能力和坏账率,给平台的生存带来极大不确定性。这类平台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将只是提前运用了互联网手段进行创新的小贷公司或担保公司,虽然目前看起来势头不错,但随着真正的P2P网贷平台的崛起,这类伪平台将会被遗弃。

P2P除了上述的“金融”路线,另外一条坚持纯线上的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平台方向。与这些更像金融机构的P2P平台相比,纯线上业务更好的发挥了互联网思维,也更能体现普惠金融的特性。目前,国内这种模式坚持得比较好的只有拍拍贷一家,当然,迫于国内的特殊情况,他们也稍微有所变异,但整体还是保持了平台作为中介,只收取手续费和中介费的商业模式。

虽然目前看来,拍拍贷的模式难以快速壮大,但其无需担心监管介入带来的风险,而且随着国内征信业的发展和信用环境的改善,这种模式更有利于抢占先机,形成真正的互联网平台,在后期发挥互联网的马太效应成为行业巨头。

2014年,面临行业洗牌和更新迭代,P2P网贷平台将面临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而且是至关重要的选择。